旗杆石知识(旗杆的知识)

龙港装饰网 2022-12-20 12:55 编辑:李娟 181阅读

1. 旗杆石知识

在隋唐时期,中国设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它是中国古代社会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到了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被发扬光大,并成为了知识分子跳出寒门,飞黄腾达的必由之路。

旗杆夹,又称夹杆石、旗杆石、功名旗杆夹。中国古人在科举及第后,一般会在宗祠的前面或者陵墓前树立两块旗杆夹。它由两块竖着的石头组成,中间插上旗杆,夹杆石上,镌刻上考试者的姓名与名次以及生平事迹,作为宗族功名的象征,用以激励后人。

广州番禺沙湾古镇的旗杆夹

旗杆夹高约2米左右,在露出地面的条状石头上,各开有两个孔,以便置入旗杆。两条旗杆石相聚约30-50厘米,旗杆一般选用大口径的杉木,高度在几米到十几米不等,在旗杆的底部开有两个孔,然后用硬木将旗杆夹与旗杆相连接。

旗杆夹的底座,一般都有精美的吉祥图案,比如祥云、植物等,比如上面的葫芦图案,就代表着福禄后世,多子多福。并且一般有三种形状:四角形、六角形、八角形,其中,四角形代表秀才,六角形代表举人,进士以及四品官以上是八角形。

旗杆的上部,也有一些学问,进士出身会做成两个四方斗,举人做成一个四方斗,贡生则没有四方斗。同时,功名也分为文武两种。文功名的旗杆顶部通常做成笔锋,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则做成刀戟形。举人、进士不需要垫基石,贡生则需要垫一块圆形的基石,叫做磐石垫底。

旗杆夹上的文字

一般官衔越大,旗杆夹也就越宽,旗杆也越长。

在中国南方地区,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宗祠文化繁盛,很多宗族祠堂前面仍然保留着旗杆夹。但是,木制的旗杆由于年代久远,早已无法寻觅,只留下空空的旗杆夹,成为历史的见证。

在著名的广州市陈家祠的正前方,有两对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旗杆夹,从中原迁徙而来的陈氏家族,讲究崇文重教,以耕读传家,对传统的功名荣誉十分看重,它们鼓励子孙后代刻苦读书,为朝廷建功立业,光宗耀祖。广州番禺区沙湾古镇的留耕堂的门口,有几对清代道光到光绪年间的旗杆夹,均为花岗岩白石砌成,保存十分完好。

2. 旗杆的知识

根据你的描述,学校肯定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全年任何时候正午的影子总是在北方,冬至日旗杆影子最长,时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旗杆影子最短,时值太阳直射被回归线。

3. 石旗杆的作用

旗杆石,古代是用来标榜身份、光宗耀祖的。 明清一代,凡家人或族人考中了功名,必在宗祠门口竖立大旗,青史留名,光宗耀祖。用来竖大旗的旗杆石则被认为是古代进士、举人的“荣誉证书”。

旗杆石,也叫“功名石”,它们是明、清时代乃至更早些时候科举制度的标志和产物。在那个时代,每当乡试(考举人)和会试(考进士)放榜后,一些宗族村落若有子弟中试及第的,都会在宗祠前竖立旗杆!这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

4. 旗杆石的用途

清制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在地方所驻衙署,门前可立旗杆两根。县令属于七品,所以县令大门不可以立旗杆的。

清朝除了进士,凡举人、贡生、监生等有功名的人,也可竖立石旗杆,旗杆石,古代是用来标榜身份、光宗耀祖的,在广东省梅州市(前称为梅县。)在一些客家围村会看到它的踪影。

5. 一个旗杆石代表什么

据考证,贡生以上功名者方有立旗杆的资格,未及者不得僭越。

旗杆上方部分的四方斗也有讲究:贡生只有旗杆没有斗,举人安装一个斗,进士两个斗,状元三个斗。

如果竖有四斗旗杆,则可知此家族中曾有人受封为朝廷一品高官。

能在村里竖起功名旗杆,是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无上荣耀,并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

6. 旗杆石的讲究

旗杆石,古代是用来标榜身份、光宗耀祖的。古代科举制封建社会里,经过科举应试获得功名者,就可在宗祠或祖屋门前竖旗杆石,以此彰显身份,昭示世人,激励后辈。

7. 古代功名旗杆石知识

古代文武旗杆有这些区别

旗杆的顶部因文武功名不同而有所区别,1旗杆顶部不同。文功名顶部多雕成笔锋,

武功名的旗杆顶部多雕刀戟或镌座狮。2、旗杆石不同。尖头的旗杆石,主人可能是

读书的文进士,而平头的旗杆石,主人可能是武进士,3、石上可得文字不同。文字不

一样。文旗杆写的官名,武旗杆只写一个姓还有印的动物图案。

旗杆选用约大于33厘米大口径的杉木,高度达十几米,旗杆的下半部开凿有两个孔,

与旗杆夹的孔相一致,用硬质杂木做成的销将旗杆与旗杆夹连接起来。旗杆底部都有

磐石垫底,举人、进士无需再垫础石,而贡生等则需在磐石上加一块圆础石。旗杆石

圆的、方的在古村落中比较常见,扁形的则十分少见,因为按封建等级规定,只有二

品以上的官才能用扁形的旗杆石,它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一。科举考试中考上可以入国子监深造的贡生,或副贡,甚者官方资助的秀才都可以

立旗杆,但旗杆上没有安装'旗斗' 。

二。乡试中考中举人者可以立旗杆,旗杆上有一个'旗斗'

三。殿试中考中进士者可以立两个'旗斗'的旗杆。如果考中状元,家乡就可以立起三

斗的旗杆。如果祠堂前立起了四斗旗杆,应是本族子弟中有人受封赐为朝廷一品高官

了。

四。两块大小一致的旗杆夹规格为:高190厘米,宽38厘米,厚12厘米,埋入地下部

分0.5米。露出地面上的条石各开两个通孔,上孔为9×9厘米的菱形孔(或方形孔),

下孔直径为10厘米的圆孔(或方形孔),两孔中心相距65厘米;两条旗杆石相距约33.5

厘米。

功名旗杆的由来

顾名思义就是科举中功名后,在宗祠前竖立旗杆,它是封建社会科举功名的象征。作

用有二:一是考取一定功名后,社会地位提高,花钱竖立旗杆可以光耀门楣;二是旗杆

竖立后,作为后人学习榜样,激励后人积极进取。竖立功名旗杆的资格因地而异,就

寿宁县而言,只要贡生以上资格即可。当然因人而异,也有部分家庭因贫困潦倒,无

力出资,再者宗族实力不强,就不能竖立旗杆了。晚清时期,例贡生的增多,竖立功

名旗杆的排场也加大,首先请石匠做旗杆夹、木匠做旗杆等,然后请唢呐班吹奏,最

后宴请官员、嘉宾、族老、亲戚。

8. 旗杆石的由来

一般的水库都是蓄水之用,旗杆石水库水库也不例外,水库的是特别的清,边上必有山环绕着,这样青山碧水相互环抱的地方,必然是我们这些都都市人向往的地方。

找个周末,跟朋友们驱车前往感受一番。

9. 旗杆石图片

没有实体的证书,但是有其他替代品。

封建科举时代,凡家人或族人考中了功名,必在宗祠门口竖立大旗,青史留名,光宗耀祖。用来竖大旗的旗杆石则被认为是古代进士、举人的“荣誉证书”。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旗杆石早已超越了光宗耀祖的意义,成为古代科举文化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