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专业吸烟亭配置(扬州室内禁烟)

龙港装饰网 2022-12-22 21:46 编辑:林奇 280阅读

1. 扬州室内禁烟

1,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2。文天祥,原名:云孙,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宋瑞,一字履善,号文山,道号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3。戚继光,1528—1587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明代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4。冉闵,?-352年6月1日,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父亲冉良,是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

5。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瓶泉居士等,福建省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清代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为主张严禁鸦片及抵抗西方列强的侵略,有“民族英雄”之称誉。

6。郑成功,本名郑森,1624年8月27日-1662年6月23日,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军事家,民族英雄。世称“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7。杨业,?—986年,原名重贵,原籍麟州,后徙并州,北宋名将,官至云州观察使、判代州,赠太尉、大同军节度使。

8.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人,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卫子夫及卫青的外甥,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其用兵灵活,不拘古法,17岁封“冠军侯”,19岁指挥两次河西之战,歼灭和招降河西匈奴近10万人。公元前117年病逝,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尊上谥为景桓侯。

9。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人,军事家,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谥“景武”。

10。李牧,?-公元前229年,嬴姓,李氏,名牧,赵国柏仁(今河北邢台)人。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

2. 扬州烟花禁放区域

烟花地指风月之地,用来特指妓院或青楼,

古人用“烟花”来形容柳如烟、花似锦的春景。

上妓院也叫“买春”,因此,“烟花之地”被用来借指“买春”的地方。古时扬州地区“第三产业”消费较发达,“买春”的地方也兴盛。而李白一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流传,坐 实“花”“春”“扬州”之间的联系。故烟花之地用来特指妓院,就似乎尽人皆知了。

3. 扬州禁烟吗

中国历史上有九大著名错别字,脍炙人口。

 一、天下第一错字

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的“避”字,右边的“辛”多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于康熙五十年题于承德避暑山庄这个皇家接待各少数民族首领的重要政治场所,故称天下第一错字。

二、最有说法的错字

在杭州西湖,花港观鱼的繁体“鱼”字,四点变三点。“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鱼”字少一点是“有意写错”。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地活着了。

三、最富哲理的错字

在江苏扬州大明寺平山堂,“风流宛在”匾额的“流”字少一点,“在”字多一点。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出了不少韵事。刘坤一把“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

四、最令人叫绝的错字

山东曲阜孔府对联:“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章”字下面的一竖,直通到上面。这两个错字意思是“富贵无头”、“文章通天”之意,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令人叫绝。

五、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精通书法者所题。

“眀”这个错字很有来历,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清代把“明”写成“眀”的很多,当时文人恐文字狱,许多场合都不敢直书大明的“明”,担心惹祸,但又不能绕过此字,于是易“日”为“目”,意“睁眼写错字”。另一说,以“目”代“日”代表的是一双慧眼。如武侯祠的“眀良千古”。还有一些著名的庙宇都把“明”写成“眀”,皆有此意。

六、最壮观的错字

秦皇岛市山海关,天下第一关的“第”字,竹字头变草字头。此匾乃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其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是1米有余,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在笔划的处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粗壮有力,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楷体字笔力遒劲雄厚,与城楼规格浑然一体,给人以大关雄壮平稳感,堪称古今巨作。

七、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西安碑林的“碑”字少一撇。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林成名于禁烟,也因禁烟而惹祸,遭到诬陷,被道光皇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途经西安时来到碑林并写下了“碑林”二字。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当然林则徐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八、最有恩情的错字

天津蓟县独乐寺的报恩院,“院”字中“元”上的一横没了。据说当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大和尚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九、最神话的错字

济南趵突泉的“突”字少了一点。济南府“趵突泉”,泉池中有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趵突泉三字,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传说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4. 苏州室外禁烟吗

1.《次北固山下》唐朝·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奉和贺监林月清酌》唐朝·王湾

华月当秋满,朝英假兴同。净林新霁入,规院小凉通。 碎影行筵里,摇花落酒中。消宵凝爽意,并此助文雄。

3.《晚夏马嵬卿叔池亭即事寄京都一二知己》唐朝·王湾

忝职畿甸淹,滥陪时俊后。才轻策疲劣,势薄常驱走。 牵役劳风尘,秉心在岩薮。宗贤开别业,形胜代希偶。 竹绕清渭滨,泉流白渠口。逡巡期赏会,挥忽变星斗。 逮...

4.《闰月七日织女》唐朝·王湾

耿耿曙河微,神仙此夜稀。今年七月闰,应得两回归。

5.《句》唐朝·王湾

月华照杵空随妾,风响传砧不到君。(见《河岳英灵集》)

6.《观搊筝》唐朝·王湾

虚室有秦筝,筝新月复清。弦多弄委曲,柱促语分明。 晓怨凝繁手,春娇入曼声。近来唯此乐,传得美人情。

7.《晚春诣苏州敬赠武员外》唐朝·王湾

苏台忆季常,飞棹历江乡。持此功曹掾,初离华省郎。 贵门生礼乐,明代秉文章。嘉郡位先进,鸿儒名重扬。 爰从姻娅贬,岂失忠信防。万里行骥足,十年暌凤翔。 回...

8.《丽正殿赐宴同勒天前烟年四韵应制》唐朝·王湾

金殿忝陪贤,琼羞忽降天。鼎罗仙掖里,觞拜琐闱前。 院逼青霄路,厨和紫禁烟。酒酣空忭舞,何以答昌年。

9.《奉使登终南山》唐朝·王湾

常爱南山游,因而尽原隰。数朝至林岭,百仞登嵬岌。 石壮马径穷,苔色步缘入。物奇春状改,气远天香集。 虚洞策杖鸣,低云拂衣湿。倚岩见庐舍,入户欣拜揖。 问...

10.《秋夜寓直即事怀赠萧令公裴侍郎兼通简南省诸友人》唐朝·王湾

圣主万年兴,贤臣数载升。古灵传岳秀,宏量禀川澄。 畿甸举长策,风霜秉直绳。出车遥俗震,登阁满朝称。

5. 扬州禁烟举报电话

在中国人的眼里,如果老写错别字反而是没有文化的象征。对于错别字,人人唯恐献丑于人前,一经发现,赶紧拭去。但有些个错别字,却晃灿灿地悬挂于一些著名景点的牌匾或者石刻之上,流传至今……那么中国最著名的错别字哪些字呢?

中国最著名的十大错别字排行榜

一、天下第一错字

这是中国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错字案例之一,第一因为这个字的影响很大,第二因为是皇帝写的,虽然确实写错了,而且找不到合理的解释理由。而且悬挂在国家重要场所的门前。你可能一下子没看出来,“避”字右边的“辛”下部多写了一横,此错字是康熙亲笔御书,题写于康熙五十年。康熙多写一横,臣僚应该当即看出来了,但皇帝是金口玉言,谁也不敢提醒皇帝写错了,结果就造就了这天下第一错字。

二、最有恩情的错字

当年咸丰驾临独乐寺,当家的大和尚便想沾个荣耀,请咸丰为寺内四合院题写个院名。咸丰也未客气,即兴写下了“报恩院”三个字。但字写好后,咸丰才发现自己“献丑”了,最后一个“院”少写了一横。大家都看出来了,但皇帝写的字谁敢说是错字?这时咸丰开了金口,说人啊要知恩图报,佛家说要报四重恩: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土恩,太多了,这恩一生是报不完的,所以“完”字的笔画不能写全。

三、最有说法的错字

下边这个案例也是康熙大帝的杰作,错字出现在杭州西湖,这里的错字是“鱼”字,不过这个错字就有说法了。“花港观鱼”碑,也是康熙皇帝的御笔,“鱼”字少一点是“有意写错”。康熙信佛,有好生之德,题字时他想“鱼”字下面有四个点,四点代表“火”,鱼在火下烤,还能活吗?于是有意少写了一点,三点成“水”,这样鱼便能在湖中畅游,潇洒快活了。

四、最遗憾的错别字

“灵峰胜境”,也出自康熙之手。具体版本为康熙来到五台山,寻找生父顺治皇帝,遇到一高僧,上前询问法号,高僧没有言语,在地上写了八加一个X,康熙很是纳闷,为何高僧是此法号,走出好远,顿时大悟,原来八叉,合在一起便是一个"父"字。康熙后悔莫及,在此处写下这"云峰圣境"四个字,峰少一笔,寓意“父子缘薄不相识,人生有憾难圆满”。

五、最壮观的错字

此匾乃明代著名书法家萧显所书。其匾长5米多、高1.5米,每个字都是1米有余,其大自不待言;它从东向西逐渐增大,在笔划的处理上,把第一的“第”字改写成草字头的“苐”,使笔划减少,视觉上的分量减轻,让繁体的“关”字笔划凝重、粗壮有力,牢牢地压住似乎将要翘起的城楼西端。字为楷体,笔力遒劲雄厚,与城楼规格浑然一体,给人以大关雄壮平稳感,堪称古今巨作。

六、最富哲理的错字

“风流宛在”匾额,出自清光绪初年两江总督刘坤一之手,据说刘坤一是为追念曾在扬州主政的欧阳修所作。原来,历史大名人欧阳修在扬州时是个“风流太守”,在风情万种、色艺双绝的扬州美女石榴裙下曾弄出了不少韵事。刘坤一把“风流宛在”中“流”有意少写一点,“在”字多一点,意思不言而喻,希望少点风流,多点实在,极富哲理。

七、最令人叫绝的错字

山东曲阜孔府,可以说是天下最有文化的地方,但孔府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蓝底金字的“孔府”匾额,两侧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的:“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上联中的“富”字少上面一点,宝盖头成了秃宝盖。下联中,“章”字下面的一竖一直通到上面。其寓意:“富”不出头,意思是“富贵无头”;“章”字下的一竖出头,则表示“文章通天”。两个错字,一下子就体现孔府这个非常门第的身份。

八、出现次数最多的错字

在南京明太祖朱元璋的明孝陵上,有一个明孝陵保护碑,上面的“明孝陵”写成了“眀孝陵”;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有“此山明太祖之墓”七个字,其中的“明”也写成了“眀”。前者是著名书法家武中奇的“有意错”,后者则是民国初年所题,至于题者叫甚名已无从查考了,估计也是精通书法者。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

九、最刻骨铭心的错字

此匾出自清代著名爱国将领、禁烟英雄林则徐之手。林则徐成名于禁烟,也因禁烟而惹祸,遭到了怕战派的诬陷,结果被道光皇帝革职,从重发往伊犁,效力赎罪。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七月,林则徐在赴伊犁、途经西安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就在写下这诗句前,林则徐来到碑林,希望从前人的墨迹中寻找点人生的安慰和前进的动力,并认真写下了“碑林”二字。有人认为这是他当时心境的自然流露:“碑”字头上的一撇没有了,寓意自己丢了乌纱帽。林则徐当时到底是不是这样想的,已无从考证。

十、最神话的错字

在济南府“趵突泉”,泉池中有块半浸水中的石碑,上镌三个雄健大字——趵突泉,这是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所写。有传说是劲挺柱涌的三股水把“盖子”顶掉了,才使“突”字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当然这只是形容泉水势强,人们的一种遐想。

6. 扬州室内禁烟举报电话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十位:“怒海英魂”邓世昌

邓世昌(1849年10月4日-1894年9月17日),男,汉族,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广府人,籍贯广东番禺县龙导尾乡(现为广州市海珠区),清末北洋水师将领,民族英雄。

邓世昌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不死,但愿死得其所尔!”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号巡洋舰管带(即舰长)。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海战中壮烈牺牲,谥壮节公,追封太子少保衔。光绪帝挽联如此写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为纪念邓世昌的伟大牺牲,人们创作了《甲午风云》、《英雄邓世昌》、《甲午大海战》等多部文学、影视、戏曲作品,以歌颂其英雄壮举,还有多处纪念馆可供纪念、瞻仰、凭吊。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九位:“壮志凌云”祖逖

祖逖(266年-321年),字士稚,范阳遒县(今保定市涞水县)人,东晋军事家。

祖逖出身于范阳祖氏,曾任司州主簿、大司马掾、骠骑祭酒、太子中舍人等职,后率亲党避乱于江淮,被授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他在建武元年(317年)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的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得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但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的忌惮。

太兴四年(321年),朝廷命戴渊出镇合肥,以牵制祖逖。祖逖目睹朝内明争暗斗,国事日非,忧愤而死,追赠车骑将军,部众被弟弟祖约接掌。北伐大业也因此而功败垂成。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八位:“赤胆傲骨”史可法

史可法(1601年2月4日—1645年5月20日),字宪之,号道邻,汉族,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祖籍河南郑州市中牟县后史庄,生于开封府祥符县(今开封市祥符区双龙巷)。

崇祯元年(1628年)进士,任西安府推官。后转平各地叛乱。北京城被攻陷后,史可法拥立福王朱由崧(弘光帝)为帝,继续与清军作战。官至督师、建极殿大学士、兵部尚书。

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大举围攻扬州城,不久后城破,史可法拒降遇害,当时正值夏天,尸体腐烂较快,史可法的遗骸无法辨认,其义子史德威与扬州民众随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岭。

史可法死后南明朝廷谥之为“忠靖”。清乾隆帝追谥为“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七位:“铁血将军”张自忠

张自忠(1891年8月11日-1940年5月16日),字荩臣,后改荩忱,汉族,山东省临清人,第五战区右翼集团军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中国国民党上将衔陆军中将,追授二级上将衔,著名抗日将领、民族英雄。

1937年至1940年先后参与临沂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与枣宜会战等。1940年在襄阳与日军战斗中,不幸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2014年9月, 张自忠将军名列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六位:“大漠狂飙”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中期名将、外戚、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外甥,名将、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卫青外甥,权臣、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兄长。

善于骑射,勇猛果断。十七岁,拜骠姚校尉,追随大将军卫青,率领八百骁骑深入大漠,大破匈奴骑兵,拜骠骑将军,封为冠军侯。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善于长途奔袭、快速突袭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两次参加河西之战中,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漠北之战后,封狼居胥,大捷而归,拜大司马,与大将军卫青同掌军政。

元狩六年,因病去世,年仅二十四岁,被葬于茂陵。汉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像祁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五位:“将门虎子”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四位:“扬眉四海”郑成功

郑成功(1624.08.26-1662.06.23),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汉族,明末清初军事家,抗清名将,民族英雄。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

弘光时监生,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世称“郑赐姓”、“郑国姓”、“国姓爷”,又因蒙永历帝封延平王,称“郑延平”。

1645年(清顺治二年,弘光元年)清军攻入江南,不久郑芝龙降清、田川氏在乱军中自尽;郑成功率领父亲旧部在中国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一度由海路突袭、包围清江宁府(原明朝南京),但终遭清军击退,只能凭借海战优势固守泉州府的海岛厦门、金门。

1661年(清顺治十八年,永历十五年)率军横渡台湾海峡,翌年击败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大员(今台湾台南市境内)的驻军,收复台湾,开启郑氏在台湾的统治。

有《延平王集》行世。郑成功死后,台湾民间陆续建立庙宇祭祀,其中以台南延平郡王祠最为重要。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三位:“声撼寰宇”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福建侯官县人,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二位: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鹏举,相州汤阴(今河南省汤阴县)人。南宋时期抗金名将、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书法家、诗人,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岳飞从二十岁起,曾先后四次从军。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泽至绍兴十一年(1141年)止,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金军攻打江南时,独树一帜,力主抗金,收复建康。

绍兴四年(1134年),收复襄阳六郡。绍兴六年(1136年),率师北伐,顺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绍兴十年(1140年),完颜宗弼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两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义军纷纷响应,夹击金军。

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宋高宗赵构和宰相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宋孝宗时,平反昭雪,改葬于西湖畔栖霞岭,追谥武穆,后又追谥忠武,封鄂王。在宋、元、明三朝,备受尊崇。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结了“联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民间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以收复失地;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打掳”。金军有“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评语,以示对岳家军的由衷敬佩。

岳飞的文才同样卓越,其代表词作《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后人辑有文集传世。

中国历史十大民族英雄第一位:“碧血丹心”文天祥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初名云孙,字宋瑞,又字履善。道号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第一。开庆元年(1259年),补授承事郎、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咸淳六年(1270年)四月,任军器监、兼权直学士院,因草拟诏书有讽权相贾似道语,被罢官。

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沿长江东下,文天祥罄家财为军资,招勤王兵至5万人,入卫临安。旋为浙西、江东制置使兼知平江府。遣将援常州,因淮将张全见危不救而败,退守余杭。旋任右丞相兼枢密使,奉命赴元军议和,因面斥元丞相伯颜被拘留,押解北上途中逃归。

7. 扬州地方烟

江苏特产风味 传统轻纺,手工艺品苏州丝绸,锈品,草编,南京云锦,绒花,宜兴青瓷,,紫砂陶器,无锡泥塑,扬州瓷器,苏州檀香扇, 虾,镇江鲫鱼,刀鱼,阳澄湖大蟹,太湖银鱼,水菜,莲藕等; 其他农特产无锡水蜜桃,苏州枇杷,杨梅,碧螺春茶;南通薄荷油等。 名食南京板鸭,香肠, 苏州酱肉,无锡肉骨头,如东海味,扬州,镇江酱菜,镇江香醋,名酒洋河,双沟大曲,无锡二泉酒,丹阳黄酒,苏州醇香酒,苏州,无锡,扬州等地的糕点等。 江苏风味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代表长江下游,东海沿岸风味,故又名江浙风味。以甜为主,因材施艺,四季有别。其中苏锡菜源于川菜,多用沙锅炖焖,冷盘造型优美;淮扬菜长于清炒,煎贴,淡厚适宜。苏菜代表菜有狮子头,料烧鸭,薰鱼等